我家也有青少年

2014-11-10

北捷事件過後,人間衛視立即打電話來要求談談「青少年的情緒問題」,兩周前接受專訪,主持人問了我一個問題:「陳老師,青少年是不是都很難槁?情緒很不穩定?甚至很難相處?」我當下其實有些感慨,因為,這正是對青少年有的標籤.....

青少年因為正處於發育的重要時刻,賀爾蒙大量分泌的狀況下,的確有時候會情緒比較沒那麼穩定,比較容易發怒也是真的,但是師長若能知道怎麼處理與應對,就不會覺得他們很難搞甚至愛發脾氣.....

我家哥哥正處於青春期要升初一,我不但沒有覺得他比較難帶,相反地,還覺得他長大真的很好,常常因為有他在,我省事不少,像是他小學畢業後就自告奮勇地每天擔起接送妹妹去幼稚園的事兒;有時候妹妹不聽話亂發脾氣,也是哥哥講道理給她聽;妹妹不開心,我們很難一下子讓她開懷,但哥一出馬,無往不利.....

但是青少年的情緒要怎麼處理呢?

這分兩個方向,一是平時就得經營-經營你們之間的感情,平時可以和他多聊聊,聊他的生活、學業、興趣甚是對未來的想法,怎麼聊?不是盤問式的,臨床上發現很多父母不會和小孩聊天,一遇見小孩開口的話不外是「有沒有認真上課啊?」「最近成績怎麼樣?」「在學校有沒有乖乖的呀?」...這些問話很容易讓小孩有被盤問甚至不耐煩的感覺,所以必須是以願意傾聽的態度,不插嘴、不批評的聽聽孩子表達什麼。這樣的基礎打好之後,甚至不怕小孩告訴你錯事,因為不要怕孩子犯錯,但怕孩子犯錯後不告訴你...。在臨床上發現愈嚴厲的教養方式,愈容易犯錯,因為他都沒有犯錯的經驗。我們要持續的讓小孩知道「不管發生什麼事,你都是我的孩子,我都是你父母,我一定會陪你面對。」陪小孩面對而不是幫小孩解決,愈小劄根,效果愈大。

二是當孩子真的有情緒時,作父母的要如何處理。我家哥哥今年在家辦生日會(這樣的生日會已經3年了,一切過程由他包辦,舉凡流程規劃、吃的食物和點心、喝的飲料及娛樂都由他自行策劃)請同學來參加,事前他問我可以邀請幾位同學,因為家裏房子小,所以只讓他請四位同學來家裏玩,當天我因為有工作一大早便出門,傍晚回家時赫然發現有5個小孩在我家,等到哥哥送走小客人之後,我把他叫到跟前輕聲的問:「哥哥,不是說好只請4位客人嗎?」只見哥哥立刻脹紅了臉,很生氣又很大聲的回我:「我怎麼知道小棋會來,我又沒有邀請他@#$%*...」我眼見哥哥情緒上來,於是握住他的手臂(身體的接觸有助於孩子恢復理智),眼睛看著他跟他說:「哥哥我沒有要罵你,我只是很疑惑想知道為什麼說好的人數有變,你不要那麼大聲跟我說話。」一說完,哥哥好像突然回魂,不好意思的抓抓頭說:「對不起媽媽,我不是故意要那麼大聲的。」若此時父母的情緒也被孩子引發,則可以在心裏默想:「他一定有一個「重要」的理由要這麼做,那是什麼?」來安頓自己的心情,就可以好好的引導孩子繼續溝通。

請記住,青少年是「長大的身體裝小孩子的靈魂」。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他,但要用對待大人的方式去對待,他才會覺得被尊重。不能太多命令、要用商量的、要給他們空間、容許他們犯錯,並且他們在感情的表達上有時候因為要耍酷,容易口是心非。但青少年真的很可愛,我常常聽孩子跟我說「你怎麼對我,我就怎麼對你」,作父母與師長如果願意把這些屬於他們的特點放在心上,與他們好好相處真的並非難事!!

© 2021 仁文焦點工作室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