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當忍耐的父母嗎?

2015-11-04

陪孩子上課的過程中,聽到了一個媽媽的生氣,讓我不禁想想,在面對孩子的過程中,一直忍耐是必須的嗎?還是會造成反效果呢?

耀耀媽媽氣急敗壞的說:「上這個課本來就是孩子自己想要的,結果還跟同學玩到忘了時間,我為了帶他來,摩托車都不知道騎的有多快,來了之後,還因為自己遲到不敢進教室,氣的我把他拖出去打一頓......」

我看見耀耀媽媽激動的臉,連忙點點頭說:「真的好危險喔,還好你們安全到了。」旁邊有一位比我早來的媽媽也趕快說:「對呀,你剛剛真的很生氣,很少看見你這麼生氣耶!」(我們這群媽媽顯然自動形成支持團體了)

耀耀媽媽說:「對呀!我生氣的都抓狂了。」


在旁邊聽的雄雄媽媽也生氣的說:「對呀對呀,小孩真是過份,不揍一頓好像教不會,今天我很生氣,還當街踹了我兒子....」這下,全部的媽媽都把目光轉到雄雄媽媽的身上面面相覷,常常與管教不當和受虐兒童相處的我忍不住地說:「打幾下屁股還可以,但是...踹是有點不太好....」

糟糕,我身為一個與兒童工作的諮商心理師,很自然地就覺得媽媽們在教養上需要知道這件事,但是,現在我的角色可不是「陳老師」而是「OO媽媽」呀@@!

唉呀!意識到這點的我,趕緊回來OO媽媽的角色並且盡可能溫柔(我那時其實很擔心雄雄媽媽覺得被我批評或責備了...)的問雄雄媽媽到底怎麼了呢?

在我的印象中,雄雄是個比較調皮的孩子,對於媽媽的指令,有時確實也處於一種充耳不聞的狀態,但我試過,只要看著他的眼睛好好的跟他說,他倒是會聽進去;而雄雄的媽媽雖然比較沒有耐性,但也盡可能地當一個好母親。

只見雄雄的媽媽氣急敗壞的說:「你們知道嗎,他今天竟然罵我少囉唆耶,他才幾年級,竟然就對我這樣說話,我如果不教訓他,以後怎麼辦啊?!」

蛤!這下子,所有的媽媽都被「少囉唆」吸引住了,紛紛地說:「對呀,小孩怎麼可以這樣說呢?」雄雄的媽媽一看到大家的反應,立刻說:「是不是應該教訓!」

我其實覺得孩子的行為特別不對,但是,少了過程直接跳到結論恐怕對事情也沒有幫助,連忙問了雄雄媽媽:「當時他為什麼會這樣說啊?」

雄雄媽媽娓娓道來事情的原委,原來為了怕雄雄的能力不足,媽媽很認真的幫他報名的一個才藝課,正當媽媽把自己當成「瑪利亞」身上背著大包小包的時候,帶著孩子火速前往上課地點時,他卻像個少爺慢吞吞的走著,媽媽當然看見就很不開心,就碎念了雄雄幾句,沒想到,雄雄竟然翻白眼還對著母親說出:「少囉唆」這等「大逆不道」的話來,當下就把雄雄媽媽氣到七竅生煙,理智全無,於是就踹了雄雄一腳....

其實我觀察到他們的衝突應該不是只有這個事件,只是「少囉唆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。

於是我問雄雄媽媽:「是不是常常在忍耐孩子的行為」,媽媽點點頭。同時也注意到她每次來上課的時候,幾乎都是幫忙孩子背著所有的東西,捨不得讓孩子負責些物品,這樣在心理和生理上不斷地「忍耐」的狀況下,當然有一天會爆炸......

在教養上,我不做「忍耐」的母親。

在生理上我不會幫小孩拿他所有的東西,但我會「幫忙」,因為小孩需要負自己的責任,例如上音樂美術課時,我讓他背書包(負責任);但小孩身體小小的,我們很怕他被很多東西壓的長不好,所以我幫他拿做好的「便當」(支持)。

在心理上,我不會一直忍耐一直忍耐直到爆炸,我會在小孩惹火我的時候先深呼吸一口氣,分辨一下這是我的問題還是他的問題,例如:妹妹在餐桌上對著南瓜說:「好難吃,這是什麼菜啊!」,我會對著自己說:「她可以有對食物的喜好。」但我仍然對她不知感恩覺得委屈(媽媽一下班就衝回家做飯的心意沒被發現),所以我會跟妹妹說:「你可以不喜歡吃南瓜,也可以告訴我你不喜歡吃,但請不要說它很難吃,因為這樣我會很不開心....」

很多父母之所以要忍耐是因為擔心破壞親子關係,但我發現,愈忍耐愈壞事,可以適當地表達,情緒就不容易因為累積爆炸,這樣我無須忍耐也可以和孩子有好關係。


© 2021 仁文焦點工作室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